新聞發稿六要點,大大提高公關新聞稿發布成功機率
提高新聞稿發布成功率,正確時間發給對的媒體,完整易讀的內容吸引記者進行報導,有特色的新聞稿幫你脫穎而出

1. 發給合適的媒體
發新聞給媒體像”餵老虎鮮肉,餵兔子蘿蔔”,除非餵的是牠們都愛的(超搶手新聞議題),餵錯了就一點機會也沒有。相同的新聞事件,開始撰寫新聞稿前必須先蒐集大量的資訊,並針對發送的媒體性質,盡量導向他們偏愛的方向,再把內容匯集成一篇新聞稿發出。換句話說,一個事件寫成數篇新聞稿,發送給不同媒體。

當我們要為一家即將開幕的燒烤餐廳撰寫新聞稿時,不同的媒體應下不同的標題、內容客製調整為該媒體喜愛的走向。
(1) 財經媒體,例:經濟日報、工商時報、鉅亨網
> 米其林三星燒烤登台 發豪語年賣8000萬
> 燒烤界LV!米其林三星來台展點 預定已至三月後
(2) 生活、新奇的媒體,如:蘋果日報、ETtoday新聞雲
> 米其林3星級燒肉明搶灘登台 排隊人龍已超台北101
> 美食新亮點!歐洲網路名店,超浮誇燒烤週六登台
2. 時間
「時間」代表著新聞的生命,今天的「新聞」到了明日即成「歷史」。新聞重視的「即時性」- 美國總統選舉開票日,全世界都在關心川普與希拉蕊獲得的票數與各州選舉人票,川普宣布當選的隔日起,大家只想知道後續的政策走向,關心選票的民眾快速大幅減少。
另一個對新聞重要的時間特徵為「適時性」。比如為一家知名的巧克力工坊推出新口味蛋糕撰寫新聞稿,挑在情人節前夕發出絕對較重陽節發布來得適切,它在適當的時刻值得被正在苦惱情人節專題報導的記者採納、也是正為情人節苦惱的男生們的救星。
3. 內容有頭有尾
好的新聞提供讀者線索或答案,而不是製造問題。所以撰寫新聞稿,必須要清楚寫下事件的始末。以下幾個要點一定要做到:
- 新聞稿中出現的每個人都要標明適當的職稱和全名。
- 提到任何公司、機構、會議、活動…等名稱時,第一次一定要用全名,此後才可用簡稱。
- 平易近人的說明產品為何物、事件為何事。
- 新聞稿中提及特別的人、事、物,盡量不要在主文中長篇幅介紹,可用註解的方式附加說明。
4. 易讀
看一本書時,有些書籍讀起來輕鬆順暢,行雲流水的內容讓我們不捨中斷,有些卻像老太婆的纏腳布又臭又長。適當的「段落」、正確使用「標點符號」有助讀者解讀文章內容,理解全文。以下幾點建議提供你在斷句及分段上作為參考:
- 給媒體的大標題盡量16字以內
- 每句話不超過30字
- 每段落小於200字
5. 介紹背景
你發的新聞稿為什麼重要,或許你自己很清楚,但記者和讀者不一定了解也不必要主動查詢,所以在新聞稿中,必須詳細的介紹背景資訊。
比如:
義美將推出新款飲品「厚奶茶」
如果新聞稿只是告知記者要推出新口味「奶茶」,記者腦中可能OS:每天都有喝都喝不完的新款飲料推出,沒甚麼特別的!如果改成這樣,命運可能有所不同:
義美奶茶新革命 明推出含50%高品質純鮮乳『厚奶茶』
這樣改寫後,記者才會知道這款商品有別於一般奶茶,而是下重本加入高比例的純鮮乳的厚奶奶茶。增加了差異化的背景資訊,小新聞就有機會升格為大新聞了。另外,如果新聞稿中有提及專有名詞,專業技術及知識,都必須加入背景知識,加以說明。
6. 凸顯特色
無論是記者或讀者,大家看新聞就是在看他有什麼別人沒有的特色,所以當我們在寫新聞稿,就要找出事件的特殊處加以撰寫。詳細可見〈把生活大小事變成可口的新聞稿〉。

非必要又很重要:美觀
「佛要金裝,人要衣裝」。排版七零八落、照片解析度低劣的新聞稿難令閱讀者連結到高品質的商品,很難說服閱讀者這來自一個卓越的品牌,專業的新聞稿要讓人覺得整齊、乾淨、美觀舒適且易讀,以下幾點是小姑娘發稿前會注意的:
- 紙本新聞稿的紙張乾淨:除非你是LV或GUCCI
- 數位新聞稿白底就可
- 排版整齊,數字標題階層清楚
- 段落間空一列,或將段距設定加大:例如加50%
- 內容顏色不超過兩種,不要畫得像水果拼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