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數位化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,「新聞稿發布」早已不是企業僅用來傳遞公司消息的工具,而是打開品牌聲量、進軍新市場的關鍵行銷手段。對於想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而言更是如此,因為在中國分發新聞稿、用新聞稿行銷,不只是流量的問題,而是掌握11億人注意力的機會。
中國有11億人在上網

根據「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」顯示,截至2024年6月底,大陸網民數量已達10.997億人,較2023年12月底成長742萬人,互聯網普及率逼近80%。這個數據背後隱含的意義非常驚人:中國幾乎每十個人,就有八個人是網路使用者。
這也代表一個現實,如果企業想打入中國市場、讓品牌訊息迅速曝光,那麼「網路」毫無疑問是最有效率的通路。從微信公眾號、微博、抖音,到百度搜尋、各大新聞網站,中國的數位媒體生態系統龐大且活躍,只要切入正確的通道,就有機會被數百萬人看到。
部分網路用戶不只是消費者,也是意見領袖的受眾,若能讓品牌被意見領袖看到甚至轉傳推廣,就能輕易打開知名度。此外,現在的網民透過關鍵字搜尋來主動獲取知識,如何讓自家品牌的資訊「被看見」、並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,成為企業品牌戰略的重要課題。
77%中國人信任媒體

有些人會以為中國新聞自由有限,因此媒體的公信力較低,但事實卻剛好相反。根據 Statista 的調查結果顯示,中國約有77%的受訪者表示信任媒體,這個數據遠高於歐洲、美國、甚至鄰近的日本與澳洲。相比之下,日本的媒體信任度僅約34%,英國則不到40%。
換句話說,在中國市場,消費者對媒體發布的資訊仍具有高度信任度。一旦企業能透過新聞稿的形式,被主流媒體平台如新浪新聞、騰訊新聞、搜狐新聞等報導,就等於替品牌背書。這種來自「第三方權威」的傳播力量,是社群媒體無法輕易替代的。
新聞稿不只是資訊公告,更是一種信任建構。透過新聞媒體發布,企業的品牌形象、專業實力、發展動態得以被權威平台詮釋與放大,有助於快速建立聲量,提升公眾對品牌的熟悉度與好感度。
延伸閱讀:77%中國人信任媒體!社群網站領先的中國媒體品牌大公開
比起上千媒體,更重要的是被百度收錄

許多企業在選擇新聞稿發布服務時,可能會被某些浮誇的行銷話術吸引,例如:
●「流量提升150倍,投資報酬率90%以上」
●「保證新聞稿發佈至2500個中國媒體」
●「起價僅需99美元,覆蓋10大產業」
這些看似誘人的保證,其實背後往往是大量的「低質量媒體」或「內容農場」。這些網站雖然數量龐大,但內容容易淹沒,甚至無法在主流搜尋引擎中搜尋到。對於想要提升SEO排名與品牌曝光的企業而言,這樣的投資未必划算。
真正有效的新聞稿發布策略,應該聚焦於「權重高」、「能被收錄」、「有新聞頻道」的媒體平台。在中國,百度的搜尋引擎市佔率高達七成,是中國人最主要的資訊獲取入口,只要新聞稿內容能夠被百度收錄,不僅可以提升搜尋排名,也能創造長尾效益。
即使一篇新聞稿在發布後數日不再受關注,透過關鍵字搜尋依然有機會被看到,為品牌帶來源源不絕的曝光流量。除了百度新聞之外,像是搜狐、網易、騰訊、鳳凰網等擁有新聞頻道的入口網站,擁有龐大用戶基礎、知名度與公信力,因此也是企業應優先考慮發稿的平台。
找到通訊社精準發布新聞稿

回到最實際的問題:「要怎麼發新聞稿,才能被收錄、被看見?」首先,企業要先了解中國新聞媒體的分類與平台特性,挑選具高權重的入口網站或垂直媒體。其次,新聞稿內容也要配合中國語言風格,避免使用過於西方化、或過度誇張的用詞。語意清楚、資訊具體、結構合理的新聞稿,更容易被審核通過並獲得收錄。
網路上有許多專業發稿平台能協助企業處理繁瑣的發稿流程,從內容翻譯、媒體對接、到發布報告一條龍完成。與PR Lass合作的大洋商訊MERXWIRE除了提供專業審稿、建議外,還提供了涵蓋中國境內外的發稿服務,能協助企業將資訊同步分發至指定媒體,讓企業不必自己摸索如何聯繫中國媒體,也能避免資訊被屏蔽或無效發布的風險,能更快速、更精準地發布新聞稿。
當企業新聞稿被媒體報導並收錄於百度後,這些內容會成為「品牌在網路上的數位足跡」。這些足跡能夠被搜尋引擎反覆索引、推薦,逐漸建立品牌在相關領域的專業權威感。若將這些媒體報導整合進企業行銷素材中,例如放進官網、投影片、簡報、甚至是對客戶的提案文件中,也有助提升品牌信任感與專業形象。看似無形的資產,實則在每一次客戶接觸點中,都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力!
值得信賴的新聞夥伴。PR Lass與通訊社Merxwire合作,提供廣泛的新聞稿發布服務。
LINE: merxwire / Telegram: merxwire / WeChat: merxonline
數據僅供參考,本網站不為數據內容提供任何保證或擔負責任,如有遺漏或錯誤請寄信告訴我們。